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完善质量治理体系,提升质量治理能力……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同频、规模与效益并重。2020年,该市以“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聚焦质量强市,夯实质量治理基础
“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质量强则经济强”。质量工作已经在滁州市党委政府各个层面达成了共识,并成为衡量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市以质量强市战略为引领,充分利用国务院推进质量工作督查激励契机,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强化顶层设计,纵深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质量治理新理念推动质量发展新实践,让质量发展的红利成为滁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滁州市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质量发展事权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质量发展责任和成员单位职能,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质量发展组织领导体系;启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面开展安徽省“质量强县(市、区)”创建;围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制定下发《滁州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工作方案》,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基础资源,推进全市质量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融合发展、信息共享、综合运用,促进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逐步向质量管理、品牌培育、知识产权等领域延伸,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纾困解难,助推企业质量提升
滁州市深入开展“五大示范”(质量提升标杆示范、组织示范、人物示范、教育示范和文化示范)“双零”(服务零距离、产品零缺陷)“四重”(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活动,创新“企业服务包”制度,围绕“市场准入便利化”“知识产权多样化”“企业监管信用化”“质量服务标准化”“助力企业规模化”五大方面内容,梳理和归集市场监管领域现有各项优惠政策,梳理归集包含30个服务项目的普惠政策“集成包”,为53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各类服务项目140余个。
与此同时,该市每季度举办质量提升公开课,免费培训企业320家,120多家大中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印发《滁州市企业标准总监实施意见》《滁州市企业标准总监管理办法》《关于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质量治理主体责任的通知》,探索建立标准总监制度,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总监和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开展“质量流动诊所”活动,开出质量处方159张,为企业解决问题418个;立足本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突出“三重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9家企业获批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滁州市扎实开展政府质量奖评选,认真落实《“安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惠科光电PT500GT01-3超高清液晶显示屏等7个产品获批为安徽工业精品;扬子安防等3家企业获批为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个,总数达6个,居全省第一。
聚焦基础建设,增强质量保障能力
着眼打造检验检测技术平台,滁州市建成1个国家质检中心、4个省级质检中心,在建3个省级质检中心,实现省级质检中心县(市)全覆盖。该市共有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数1456张,各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437张;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累计32家;全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达到6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累计达到10个,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累计达86项、行业标准达107项。
滁州市推进知识产权创造提升、运用促进、管理优化、保护强化“四大工程”,探索建立“贷款+保险保障+财政风险补偿”商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全市发明专利申请4671件,授权129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6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全市商标申请12286件,注册6406件,有效注册商标31334件;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86件,质押融资金额7.096亿元;新增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2家,培育推荐申报11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天长、全椒、明光、南谯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县(区)。该市还建成全省首家药品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首批14个基地之一;在建全省首个 “政、用、产、学、研”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共开展各类质量科普宣传活动122次,受众13500余人;加快应用“互联网+”,投资3800余万元,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集日常监管、移动巡查交互、地理信息和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智慧市场监管综合系统,推动提升市场监管智慧化、一体化。
聚焦安全底线,确保民生质量安全
滁州市深入开展市场流通领域监管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创新全员办案模式,狠抓食品药品、价格、市场竞争和打假治劣、电商平台等领域案件查办。该市共查办各类行政执法案件3525件、案值9289万元、罚没款288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案件11件。其中“2.2假冒3M口罩案”“2.4重大跨省销售假冒医用飘安口罩案”和“4.30熔喷布案”三起案件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典型案例,“定远县局4.5特大制售假化肥案”受到公安部和省局的贺电和通报表扬。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先后被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执法稽查工作联系点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刑衔接”工作试点单位,被国家药监局确定为“第一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单位”。
滁州市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和“清单式”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全链条无缝式监管。该市办结食品违法类案件1117件,开出全省未设立保健食品专区专柜的首张罚单;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7万余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经营门店4583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0起,查办各类案件64起,有效震慑了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滁州市健全重大隐患“一单四制”制度,处置重大安全隐患27件,建成特种设备安全网格点158个,28个小区2612台电梯参与电梯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实施气瓶“互联网+”全过程监管,查处违规操作125起。该市还认真贯彻落实《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按照“市局统筹协调、分中心技术支持、基层协同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严守产品质量最后一道防线,发布缺陷消费品召回公告43次,召回缺陷产品128余万件。
文/杨德岗
上一篇: 以“法治”强“监管”
下一篇: 为企业添加“休眠”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