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 正文

深化“放管服”改革 实施更加有效监管

来源:《中国质量监管》杂志 时间:2021-05-30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放管服”改革,对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转变政府职能,不仅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放管服”改革要继续啃硬骨头。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七个领域提出了40多项具体的改革举措,涉及降低就业门槛、健全惠企服务机制、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消除消费的隐性壁垒、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等20个方面。

《意见》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意见》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六稳”“六保”,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清理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实施更加有效监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以务实管用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进一步推动优化就业环境。梳理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持续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政策。完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措施。

进一步推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手续。提升金融、社保等惠企政策覆盖度、精准性和有效性。从严查处行政机关为特定中介机构垄断服务设定隐性壁垒等违规行为。规范改进认证服务。优化涉企审批服务,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进一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全过程审批行为和时间管理,规范预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

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着力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清理违规设置的二手车迁入限制。对市场急需、消费需求大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适用国家标准制定快速程序。加快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进一步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减并港口收费项目,实行口岸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制度。

进一步推动优化民生服务。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和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证明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更多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把有效监管作为简政放权的必要保障。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实施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动建立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意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了每项举措措施的牵头和落实部门。其中,市场监管总局牵头落实的举措措施主要是规范改进认证服务和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具体工作是:推动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脱钩,提高市场开放度,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督促认证机构公开收费标准,及时公布认证信息,提高服务质量。清理规范涉及认证的评价制度,推动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推动认证结果在不同部门、层级和地区间互认通用。针对市场急需、消费需求大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适用国家标准制定快速程序,简化标准制修订流程,缩短发布周期。在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前,鼓励先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并自我声明公开,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等。

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有700多家认证机构,颁发有效证书270万张,涉及的获证组织80万家左右。要规范改进认证服务,主要是为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认证市场的活力。《意见》要求,推动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脱钩,提高市场的开放度,促进公平有序的竞争,目的是要凸显认证机构独立的第三方属性。《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对不规范的认证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同时,要求认证机构通过网站或者其他形式,公布认证活动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展认证的领域、认证规则、收费标准、认证结果等,都是为了提高认证服务的质量。

清理、整合、规范涉及认证的评价制度。目的是要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原有的节能、环保、循环、低碳、再生等产品的评价项目进行整合,建立了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果。目前,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已经覆盖到建材、快递包装、电子电器等领域,累计颁发的认证证书已经超过了1万多张。

健全政府、行业和社会多方面的认证采信机制。目的是避免重复性认证评价,推动各相关方面积极采信合规的认证结果,推动各相关方面实现认证结果的互认通用,最后实现“一次认证、市场通行”,畅通市场循环。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参与落实的其他举措措施还包括推动降低就业门槛、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健全惠企服务机制、规范提升中介服务、优化涉企审批服务、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清理规范口岸收费等,具体工作包括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平台企业依法依规完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改进管理服务,支持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持续规范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确保政策红利传导到终端用户;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经营制度,依法查处垄断行为,严厉打击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推动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坚决查处乱收费、变相涨价等行为等。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都离不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强烈关切,把维护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加大反垄断执法的力度,鲜明释放了无论线上线下都不能成为反垄断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有效预防和制止了垄断的行为,保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加大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满足广大经营者对公平竞争环境的期望,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升反垄断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反垄断的治理体系,增强反垄断的治理能力,增强监管的权威性。

 

 

文/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