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是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推动该任务进一步落实,必须更科学、更准确、更全面地回答好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与现代计量体系的关系问题。笔者在实践活动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现代计量体系是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中介系统
从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构成现代测量体系的要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测量活动的主体,指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进行各种测量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二是测量活动的客体,指人类生产生活中需要测量的对象。三是测量活动的中介,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工作计量器具等人类为保障测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而发明、制造、建立和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为确保这些工具有序和有效发挥作用而采取的各种手段(计量标准考核、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计量认证、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等);也包括运行、使用这些工具手段的机构人员(计量行政管理人员、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等)和规则遵循(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技术规范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代计量体系其实是现代测量体系的中介系统,是人类为保障测量活动的科学高效、规范有序进行,建立和维持的测量保障体系,这个体系能够为包括测量活动在内的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如贸易、交通、科研、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单位统一、准确可靠的测量量值,从而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可量化、可精确控制、可复现、可分工协作。
二、对现代计量体系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思考
进一步剖析现代计量体系,我们发现,可以将其抽象为一个个“点”、一条条“线”,以及由这些“点”与“线”织成的“网”。“点”有两种:一种是静的物,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工作计量器具等;一种是动的人,包括对上述“静物”进行设计、制造、管理、使用、检测的机构和人员。把上述这些“点”串起来,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的现代计量体系。串起这些点的东西,就是计量科研、计量管理、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等计量活动。通过上述活动,把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工作计量器具串成了一条条“线”,再通过计量管理把这一条条“线”逐一“捋顺”和法制化,就织出了现代计量体系这张“网”。有了现代计量体系这一强有力“中介系统”的支撑和保障,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才能在扎实的“地基”上筑起万丈高楼,支撑现代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强有力的计量引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测量基础。
三、对完善提升现代计量体系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由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对测量的需求日新月异、不断升级,现代计量体系也要随之不断升级完善。在完善提升现代计量体系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完善提升现代计量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问题。有了现代计量体系这个中介系统的支撑,测量活动得到的测量结果(测量量值)就成为了法制化、体系化、程序化的“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好坏,不是由计量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决定的,而是由整个体系是否系统完备、是否科学规范、是否运行高效决定的。与此同时,现代计量体系的组成要素众多,且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密切关联,整个体系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情况下,完善提升现代计量体系有必要坚持系统性研究、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耦合度,实现协同发力。
二是强化计量主线与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力量的关系问题。在我国计量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以及主要由这些部门和机构管理的国家计量基准、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这条计量量值传递的主线,其他有关部门、行业和很多企业也根据需要建立了各种计量基础设施和各类计量专业技术机构。在串“点”成“线”、织“线”成“网”的过程中,只有站在国家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和协调调度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优势计量资源,在更好发挥计量“主线”作用的同时充分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才能汇聚成中国计量的“磅礴之力”,形成全球领先的现代计量体系。
三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计量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当前计量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多,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计量发展也只能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积极面对和解决矛盾。首先要聚力解决制约和影响现代计量体系良好运转的问题。牢牢抓住计量法制这一前提、计量单位制这一基础、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这一核心、计量量值可溯源这一关键,全面系统梳理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应用计量三大领域,查找出计量法律法规、基准标准(标准物质)、技术规范、机构人员等计量体系组成要素存在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发挥现代计量体系对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中介保障作用。其次,要在不断解决计量发展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中推动计量发展,把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同加强计量管理、提升计量能力、优化计量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计量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四是计量法律法规的相对稳定性和计量工作实践的频繁变动性的关系问题。现代计量体系的有效运转离不开法治保障,法律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计量法律法规不能频繁变动。但同时计量又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计量技术及其应用日新月异,要求计量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及时调整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处理好上述关系的前提是在计量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计量、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将实践经验成熟、各方认识一致的最本质、最核心、最稳定的内容写入法律法规;同时,对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但又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的,尽量在法律法规中规定得原则一些,具体规定通过规范性文件作出;对工作中需要探索创新的,可先试点形成经验,再通过工作实践反复完善、修正和验证,夯实计量立法的实践基础。
文/张晓刚(作者单位: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
上一篇: 检测机构应建立不符合项整改监督机制
下一篇: 抽查报告用作处罚依据应注意的问题